垃圾分类进社区: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新举措引领绿色生活
- 来源:LD乐动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0 17:57:46
-
在当今社会,垃圾分类已成为提升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积极推动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社区和街道的宣传活动。2月18日,专班人员在沙嘴街道办事处进行的清洁工程工作培训活动,不仅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更旨在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在活动中,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强调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一活动不仅向居民传递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更号召大家热情参加进来,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与倡导者。通过这样的宣传,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大家都表示会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改善垃圾分类设施,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地实施。
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垃圾分类评价办法、积分兑换制度等,以此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同时,他们鼓励每个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卫生习惯,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目前,我市正在全方面推进“撤桶并点”工作,通过这一措施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城市管理执法局将垃圾分类与“清洁家园”行动紧密结合,涉及到城区内29条主次干道,共设立了400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此外,在政府机关和企业和事业单位,都积极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加强源头垃圾减量。
针对农村的生活特征,执法局考虑到农村的真实的情况,采取了“一坑两桶三上门”的源头分类减量模式。这里所提到的“一坑”是指农户在田间地头挖坑(或使用沤肥桶)沤肥,实现就地堆肥还田;“两桶”则是给每户配备两个垃圾桶,以分开存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三上门”意味着保洁员会定时上门收集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种模式实则为农村垃圾处理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在两桶垃圾分类中,厨余垃圾桶专门用于存放食物残渣和果皮等有机废弃物,而其他垃圾桶则用于存储那些没办法回收且不属于厨余垃圾的废弃物,如一次性餐具和被污染严重的纸张。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物品,比如旧报纸、书本、易拉罐、塑料瓶等,居民则可准备一个收集袋,待到一定量时再进行分类投放。
自去年以来,多数乡镇镇区基本完成了“撤桶并点”的第一期工作,部分区域则提升到高标准,形成示范效应。针对这一点,专班人员表示在今年,他们将进一步推广城区的“两袋对两桶”前端分类方式,以及农村的“一坑两桶三上门”模式,结合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深入到企业、校园、广场和农村,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这样的宣传不仅仅可以全方面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使大家自发地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传播者。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环保责任的认知和落实。
从小见大,从个人到全社会,垃圾分类活动的每一步都在为清洁家园贡献力量。这不仅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共同的绿色未来做出了积极贡献。垃圾分类,只需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